主播福利

喜报丨主播福利 广播电视学专业2017届毕业生张馨予荣获第35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通讯员 罗远蜓)11月5日,第35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正式揭晓。主播福利 广播电视学专业2017届毕业生张馨予喜获中国新闻奖舆论监督报道类一等奖!这也是该专业第四位荣膺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毕业生,充分彰显了广播电视学专业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方面的卓越成果。

△张馨予获奖公示(左) 张馨予个人照(右)

中国新闻奖是经中央批准常设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每年评选一次。作为中国新闻业最权威的奖项,中国新闻奖旨在表彰那些在内容质量、创新性和社会影响力方面表现突出的新闻报道,是衡量我国新闻工作者成就的重要标准之一。本届中国新闻奖共有来自全国各级各类媒体的377件作品获奖,其中,特别奖4件、一等奖74件、二等奖113件、三等奖186件。

张馨予的获奖作品《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刊发于2024年1月8日出版的《中国新闻周刊》第2期。作品敏锐捕捉到数字化时代形式主义的异化现象,通过横跨7省份的多维度基层调研,揭示了“强制使用APP和公众号”“工作群泛滥”“过度留痕”等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给基层治理带来的沉重负担,引发极大社会反响。

报道中两个典型案例被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办公厅纳入2024年专项通报,助推相关地方开展多轮专项整治并取得显著成效。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评价,《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舆论监督报道直面社会热点,产生广泛影响,彰显了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担当。


△《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微信推文截图

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张馨予觉得这是对过往记者工作的高度认可。她表示,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需要具备三项重要能力,即独立思考能力、信息检索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希望学弟学妹们多学习优秀新闻案例,多看、多写、多实践”。

地大2002年开始招收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科生,2006年取得传播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获批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授权,已形成了完善的本科、硕士人才培养体系。

长期以来,新闻传播系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促进业界学界互动、教学与实践结合。学理与术理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了一大批适应信息传播变革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新闻传播人才。学生在国内各类专业竞赛、活动中表现出色,获得包括国家级一等奖在内的多项奖项。

此前,广播电视学专业已有三位校友先后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其中:

2013届本科毕业生王成栋,在《四川日报》工作期间,作为主创人员参与采写的《丰收稻谷堆成山 卖与不卖好着急》,获得第24届中国新闻奖系列报道类一等奖;

2014届本科毕业生史含伟毕业后加入澎湃新闻,作为主创成员参与采写的三江源国家公园全媒体报道专题《海拔四千米之上》,获得第29届中国新闻奖融合创新类一等奖;

2017届本科毕业生李强,发表于《中国青年报》的作品《活在表格里的牛》,荣获第30届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类一等奖。

△广播电视学专业毕业生多次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我校广播电视学专业近几年连续在全国170余所开设此专业的院校中排在13名左右。

从2006年至今,一代代地大广电学子以青春热忱投身新闻事业,以专业精神书写时代篇章,彰显了主播福利 广播电视学专业育人二十余载的坚实成果与使命传承。

未来,广播电视学专业将继续致力于培养更多符合时代和行业需要的创新型、全媒型、复合型视听传播人才,为学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

正值第二十六个记者节来临之际,让我们对获奖校友致以热烈的掌声,也期待更多优秀毕业生在新闻领域的征途上再获佳绩,为推动我国新闻事业及社会发展贡献己力。